当命运需要你逆风飞翔的时候,希望你不要选择随波逐流。
个人简介
窦栋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3届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202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成长经历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生活朴素而充实,在我记事之前,全家一直住在一个小镇上,记忆深处那里的生活宁静而平和,而我的童年也充满了快乐,在无忧无虑的时光中度过。
2017年的金秋9月,作为大一新生,我来到了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那时的学校还在龚家湾校区,而我大学第一年的学习生活,却是平淡无奇,因为对所学机械专业不是很热爱的缘故,心中满是迷茫和彷徨,命运之轮应该转向何处,此刻的我陷入了反复的思考中。
军营生活
我的舅舅曾经是一名军人,舅舅身上闪耀的那一抹绿深深影响着我,让我内心深处从小便怀揣着一个军旅梦。于是,大二时我做出了人生重要的选择,坚定地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初入军营,训练强度大,再加上想家等一系列因素,令我十分困扰和苦闷,在此期间有幸遇到了我的新兵班长,他时常与我谈心,打消了我的顾虑,渐渐地我适应了部队的生活,并且在最后的体能考核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下到连队后,经常有来自班里老班长跟同年新兵各方面的照顾,让我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军旅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入伍期间,我参加了两次国家级军事演习任务,并获得了“优秀标兵”荣誉称号。在部队的点点滴滴,让我内心植入了应该为国家做出自己贡献的人生理想,再加上自己对雷达的探索兴趣,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地学习,累积了不少相关知识,也深得部队领导的认同。
校园经历
两年的时光匆匆飞逝,服役期满的我选择了退役复学,这时的学校已经搬到了新校区。再次回到学校的我,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选择转到跟雷达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继续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我不负时光,努力走好每一步。多次参加相关专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类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西门子”杯挑战赛,记得当时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我抱着不放弃的精神,加班加点和队员们学习相关知识,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我坚持每天锻炼,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成绩位于专业前茅;我还通过了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凭着优异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并获得了“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考研经历
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怀着对学习雷达方面知识的渴望,我萌生了提升学历的想法,于是选择了参加当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我的奋斗目标。
备考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便是标准的两点一线,每天都在认真努力的学习备考。复习初期,首先自己要慢慢进入一个学习的节奏,让大脑适应那种运转起来的感觉,这个时间段内每天能学够三四个小时就已经很不错了,重要的是一直坚持下去。而暑假便是一个分水岭,很多人的学习状态从暑假开始逐步提升,而暑假没有利用好的同学,大多在假期结束后放弃考研直接秋招找工作了。幸运的是,我始终一如既往地奔赴在备考研究生这条披星戴月的路上。
到了备考后期,因为经过部队的锤炼,我的心态从始至终都较为平稳。坚持劳逸结合,加强体能训练。然而反反复复的疫情,让我也没有能够幸免于难,病毒带来的身体异样,让复习效率大不如前,也让这场考试变的异常艰难。但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坚持考完了最后一门。在疫情过后的这个春天,经过一系列的复试考核,在2023年4月,最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本科毕业当年成功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终于将理想变为了现实。当我将通知书递到父母手中的时候,看到他们满脸的笑容,此时我觉得曾经吃的苦都是值得的。
读研感悟
如今,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半年多了,在这里老师只是你的引路人,剩下的路都要你自己独立去摸索走完。研究生阶段需要有快速掌握知识的能力,这对自我的要求比本科将更加严格,现在的我,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已逐步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学习环境,多方面多层次地学习新领域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激励。国科大作为国家科研的先锋队,在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进行研究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也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同时我时刻铭记母校“求是、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学成以后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个人寄语
在这里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读书虽不能完全改变你的人生,但确实能给你未来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机遇,在此也希望有考研目标的同学们,能够在本科期间认真踏实的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加强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考研是一个需要坚持与努力的过程,只要每天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相信你们也能如愿上岸,成为国家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