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甘肃张掖,年仅23岁,却已在科技创新领域崭露头角。他怀揣"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信念在智能制造与能源电力领域踏实前行。作为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5届毕业生,拓涛涛用连续三年专业前10%的优异成绩,4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的辉煌战绩,书写着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传奇。如今他已投身电力事业,在中新建天河热电分公司续写人生新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优秀学子感受他用实干精神诠释的青春价值。

拓涛涛2025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
入职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发电产业天河热电分公司
在创新竞赛中锤炼真本领:在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四年求学时光中,拓涛涛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他连续三年位列专业前10%,这份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他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程设计加实操实验的模式不断提升动手实践能力。除了课堂学习他还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累计获得4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在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中荣获特等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他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坚实足迹,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
在工作室中培养领导力:担任智能制造研发工作室会长期间,拓涛涛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他成功策划并组织多项重要赛事。从活动策划到资源协调,从现场执行到细节把控,每个环节都倾注着他的智慧与汗水。在工作室的日常运营中他倡导"互助协作"的工作模式与团队成员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不仅在项目攻坚时共享知识在遇到困难时也能互相帮扶,这种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了归属感。这段宝贵经历锻炼了他的项目管理能力为职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魔方机器人中见证坚持:回顾大学时光,最让拓涛涛难忘的是备战机器人竞赛的经历。当时他负责的魔方机器人项目遇到技术瓶颈,识别准确率远低于比赛要求,面对这个棘手问题团队成员选择迎难而上,在赛前最关键的一周里他们把实验室当成了家每天工作到凌晨,反复调整摄像头角度更换镜头焦距修改算法逻辑加入动态阈值调整功能,每修改一次就进行20组测试还解决了机械臂抓取偏移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奋战多个昼夜后终于取得了突破识别准确率达到98%完美实现魔方快速还原。这次经历让他们斩获省级一等奖更让他体会到坚持与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沉淀中积蓄力量:面对年龄焦虑和内卷现象拓涛涛保持着清醒认知,他认为年龄焦虑的本质在于能力未匹配期带职场。新人应该扎根岗位积累经验,任何行业都重视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都需要时间沉淀。在工作中他善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总结出独特的工作方法,通过待办清单加优先级标注拆解任务逐一推进有效缓解工作焦虑,在平衡工作与生活方面他有明确界限,工作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周末通过跑步和听音乐放松保持良好状态。他特别欣赏一句话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职业生涯不是短跑冲刺而是马拉松重要的不是一时领先而是持续进步这种清醒认知,让他在职场道路上保持定力稳步前行工作之余。
将校训精神融入血脉,对培育自己的母校拓涛涛满怀感恩之情他动情地说:“愿母校桃李芬芳薪火相传,在时代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培育更多心怀热忱的青年学子”他特别感谢母校提供在实践中成长的宝贵平台,在智能制造研发工作室的经历,各类竞赛中的攻坚时光都成为他职场前行的坚实底气。学校独特的培养模式让他在学生时代就练就把事落地的扎实能力,对昔日同窗好友他真诚地说:“不管现在在哪个岗位都要以求实励志笃行的校训,为锚稳住前行方向职场不是短跑冲刺而是持续积累的马拉松,愿我们都能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不负少年志”。对在校学弟学妹他提出宝贵建议:“珍惜校园时光,勇于尝试在项目中锤炼技能在协作中拓宽视野”。他特别强调母校赋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直面挑战的勇气,希望学弟学妹们铭记校训精神以实干书写人生用担当诠释青春。
从机器人竞赛领奖台到电力企业工作岗位从科技创新达人,到电力行业新秀拓涛涛用行而不辍的坚持,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的成长经历诠释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他的奋斗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学子的扎实功底,看到年轻一代的创新活力。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从不靠喧嚣定义,而是在沉默中坚持,在平凡中坚守。如今这位年轻的行者正在能源电力事业中继续前行,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仰望星空的理想追求,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我们相信秉持"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信念,必将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时代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