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就业指导> 正文

【就业指导】缓解“就业难”,25届毕业生要做哪些准备

来源:大学生就业资讯 作者: 时间:2024-09-02

走到毕业的关口,大多数毕业生都将面临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两个大方向的选择。那么,如何解决求职前战略困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升学考研还是国外留学?考公?考编?国企就业?外企、民企就业?……选择不同的方向,会面临不同的人生际遇。那么到底该如何选呢?梳理往届毕业生的升学深造以及求职之路,他们在进行选择时使用了这些方法。

对目标进行分析定位

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对自我都有清晰的认知,洞察自己的性格、适合的工作环境、自我提升目标等,理性地选择竞争力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岗位。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专业能力,对想从事什么行业,想定居的城市,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等方面有大体的范围界定。

比如在确定发展城市后,对城市发展情况、人才引进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等有所了解,考量地区薪资待遇和工作稳定性,将客观情况和个人主观兴趣结合起来。关注工作稳定性的毕业生,职业规划偏向于进入体制内,参加公务员相关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以及到央国企求职的意愿就更强烈。有学术梦想、名校情结继续深造的意愿和机会都更强的同学会选择继续深造。双一流院校学生在保研方面更具优势,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和机会都更强。

“广撒网”先就业,再择业

在一个行业里有非常多的岗位,每一个岗位具体在做什么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一些同学选择不给自己设限,就业方向不局限于专业,自身感兴趣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都去投递,广泛收集信息。毕业生在校时就积极到企业实习,在实习中学习,并了解不同岗位的要求,在实践中了解岗位所需的能力,确定哪种岗位更适合自己,并查漏补缺将能力提升到与目标岗位相匹配。

做减法,剔除明显不会选的选项

一些就业方向存在硬性要求如名校背景、大赛获奖经历、专业、高等教育学历、技能证书、政治面貌和工作经验,毕业生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满足对应的条件,如果没有,可以将该就业选项去掉。另外还有从内心就抵触的选项,比如没有强烈的升学愿望,由对学习呈现排斥心理的同学,就可以把考研或出国留学深造的选项暂时放一放。以求职为目标,或集中精力在其他备选项即可。

转变心态,正确面对暂时的失利

职业发展并非“单选题”,从实际出发选择目标职业和工作岗位,毕业生要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拒绝“盲从”,更拒绝“躺平”。还要切忌好高骛远、“非高薪企业不签、非心仪城市不去、非体制内不可、非重点单位不想”的择业心态。

求职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其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者失败,也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甚至有时会产生自我怀疑,不论处在求职的积累阶段还是冲刺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相信所有经历最重要的作用都在于用这些外部挑战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短板,拥有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比如秋招不如意就更加重视春招,有时候晚一点反而有可能“捡漏”,机会一直都存在,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封闭自己。

人与人的经历和背景不尽相同,所以成功的路径很难复制照搬,但失败的做法却可以绕道规避。因此,还可以学习失败者的教训,多跟身边同学探讨求职中的碰壁心得,要比看一些成功经验贴有用的多。

求职之旅只有凭借一颗大心脏,保持良好心态,才能行稳致远。“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在成长和求职的长路上,毕业生们或许都会迷茫焦虑、辗转不安,但请相信,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祝愿大家的未来,光明灿烂!